【学术研讨】学院“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创新团队”举办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作者:石超责任编辑:张晓青审核人:司江伟发布时间:2024-11-07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创新团队”于1012日、19日、26日以及112日下午,在文理楼445举办了四次“《论语· 侍坐》中的理想教育工作坊”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活动由团队负责人石超副教授主持,参加活动的还有张会芸副教授、刘继元老师、曹春华主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向的部分研究生同学。四次活动,均采取师生共聚一堂、研读经典、讨论争鸣的形式来开展。

《论语》“侍坐章”集中体现了孔子理想教育思想的理念、内容、特征与方法,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经典价值。本次研讨,本着耐住性子、找对路子、稳住步子的方式,尝试在深入研读经典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深入研究的选题,以期形成系统性的科研成果。四次研讨会的过程之中,曹春华主编、张会芸副教授、刘继元老师均从自己的专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新颖的全新解读,分别就“侍坐章”中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指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对当代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经过四次深入的研讨,团队为下一步的科研写作发掘出了如下核心议题: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顺序是否按照年龄大小排列。2.圣人“和气谦德”的人格特征对思政教育的启示。3.孔子“哂笑子路”之深意。4.“率尔”与“哂之”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影射。5.“谦”文化与“侍坐章”的联系。6.“如会同”“端章甫”中的礼乐之考。7.“撰”“全”“诠”本意与郑玄改字解经之失误与反驳,等等。

总体来讲,本月所成功开展的四次研讨会,活动气氛热烈,探讨深入,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加深了参与者对《论语·侍坐》章的理解,为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有组织的团队作战型科研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展望未来,此类活动将坚持继续举办,以期在潜心涵泳原典的过程之中,真正做到回应并落实党中央“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号召,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