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与石油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11月21日—12月22日,我院“星火”宣讲团携手石油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和地球科学与控制学院在校内举办一系列主题党团日宣讲活动。
在石油工程学院,樊佳琳以《渊子崖村与沂蒙精神传承》为题,生动重现了 1941 年渊子崖保卫战的壮烈场景,并深入阐述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脉络与弘扬路径。韩雪以《五把铁锹闹革命》为题,将老一辈石油工人在极端艰苦环境下,凭借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开拓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篇章的感人历程娓娓道来。董秀雪以《传承石油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题,聚焦石油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宣讲。张姝婷以《学四史悟初心》为题,深情激励广大听众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新能源学院,刘圣娟以《沂蒙红嫂精神》为题,讲述了明德英、李桂芳、胡玉萍等红嫂的英雄事迹。李梦旸以《如果革命文物有声音》为题,引领大家探寻文物背后隐藏的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孙新元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题,紧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与深远意义。在地球科学与控制学院,甘洛铭以《讲好石大故事,传递石油精神》为题,引导广大青年勇挑重担、肩负时代使命。李子怡以《“沂”路前行,走进“崮”乡》为题,回顾了两次岱崮保卫战和孟良崮战役的英雄壮举,再次深刻诠释了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颜实以《向前向前向前——沂蒙革命老区泗水县红色文化》为题,生动展现了革命老区深厚的红色底蕴以及背后承载的革命精神,使听众得以深切感悟红色文化的无穷力量。李鹏侦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何以引领社会革命的三维解读》为题,从多维度深入剖析,帮助同学们理解党在推动社会持续进步中的关键引领作用。
宣讲团成员们充分考量各院系特色与需求,紧紧围绕自选主题,巧妙融合演讲、朗诵、互动问答等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方式,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带领听众回顾了那些激励人心的历史瞬间,主题鲜明突出、形式多样新颖,极大地促进了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
2024年度“星火”宣讲团自10月15日启动以来,在校团委的引领及学院团委的有力指导下,采用线下公开宣讲的方式,累计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十余场,总时长超过200小时,受益群众达到700余人,师生及社会公众反响热烈。展望未来,“星火”宣讲团继续砥砺前行,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继续推进校内外宣讲活动,努力拓展宣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