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学院组织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研讨会,为即将开展的全校首轮大规模授课实践做好充分准备。本次会议由教学副院长宋海儆主持,课程组全体授课教师参会。
会上,宋海儆副院长对课程进行全面介绍。她深入阐释了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详细解读学分组成方案,并明确划分课程组教师的具体分工。针对社会实践的不同类型,宋海儆副院长重点介绍了“专业报国行”“公益润心行”和“调研笃志行”三个平行模块。“专业报国行”把行业精神、行业先锋人物和专业认识实习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增长报国本领、厚植爱国情怀,以专业所学回馈国家与社会;“公益润心行”把公益理念、社会楷模榜样和大学生公益服务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在公益行动中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诠释社会责任,使社会实践的价值在服务社会中得以升华;“调研笃志行”则是把调查研究的理念方法、现实热点痛点和大学生假期调查研究实践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思政理论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为理论学习增添鲜活的现实注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为确保授课教师熟练掌握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操作,宋海儆副院长现场登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平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实操演示培训。从平台注册、登录的基础操作,到建立班级、管理班级的流程,再到课程管理、作业管理以及时间节点把控等关键环节,均进行了详细讲解与演示,为授课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技术基础。课程组成员在会上就课程教学具体事宜展开深入研讨,为第九周面向全校大规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首轮授课实践做了充分准备。
作为学院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否能够高质量开展影响着整体改革的成效。此次全校大规模实践授课的开展,不仅是对前期改革成果的巩固,更是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迈向新阶段。